刊名:环境技术
主办: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4-7204
CN:44-1325/X
影响因子:0.189802
被引频次:9816
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商务部近日公布了上半年我国吸收利用外资情况。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4%,较一季度的下降10.8%回调明显,外商投资信心稳定。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影响外商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但下半年吸收外商投资的前景比较明朗,外资看好在中国投资的安全性,看好中国投资营商环境改进的效果,以及“稳外资”政策带来的积极变化。
有效应对疫情是“稳外资”前提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和挑战。我国科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之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明显好转。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指出,疫情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疫情暴发后,一些外商考虑到投资的安全性,对在中国投资产生了疑虑,新增外资明显减少。一季度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超过10%。第二阶段是在中国很好地防控疫情,率先复工复产之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前期考虑撤离的外资稳定下来,新增外资也明显增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都有明显改善。
“4月份至6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分别为11.8%、7.5%、7.1%。”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指出,面对疫情带来的混乱和恐慌,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抗疫措施,快速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吸收外资最重要的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对中国吸收外资的影响最大,当时疫情在全球还未蔓延。因此,个别外资出现撤资意向,但比例很低;随着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中国的投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而这部分外资又逐步定下心来,这也与我国相关部门的努力分不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表示,总体来说疫情对中国吸收外资的影响不大,因为外国直接投资本身具有“沉淀成本”,不可能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撤资,资本流动性相对比较稳定。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受重视
二季度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外商投资信心稳定趋好。专家们表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防疫抗疫成效显著等因素在稳定外商投资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菲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招商引资方式发生变革,更加注重运用新科技开展“云招商”。把过去“面对面”招商改为“屏对屏”的“线上招商对接”和“项目推介直播”,降低了招商引资成本,提高了招商引资效率,提升了项目的成交率。二是把外资大项目和高质量项目作为“稳外资”的重要抓手,各地竞相出炉“外资重大项目库”,加快推进外资重大项目落地。同时,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三是继续缩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大开发区、自贸区、自贸港等外资产业集聚平台开放创新,继续改善我国营商环境,稳定外商对华投资预期和信心。
桑百川认为,中国近年来持续努力改进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出台了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使外商投资法治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范围和经营范围,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市场化进程加快,也对外资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投资营商环境国际化取得了明显进展。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很多跨国公司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之一。
疫情暴发,一度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暂时中断,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供应链在加速调整。专家们认为,跨国公司在我国布局的产业链供应链可能会发生一些微调,但不会影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是由我国具备的客观条件,如产业门类、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资源等,与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在全球投资布局相结合最终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果。”张菲表示,这不会以某些国家的意志为转移。
但也要看到,疫情改变了跨国公司和各国政府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认知。张菲表示,疫情前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布局时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疫情后将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即全球布局收缩为区域布局,围绕目标市场实行更加短距离的产业链供应链投资布局。但这不会影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文章来源:《环境技术》 网址: http://www.hjjszz.cn/zonghexinwen/2020/080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