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环境技术
主办: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4-7204
CN:44-1325/X
影响因子:0.189802
被引频次:9816
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新华社宁波3月28日电题:宁波探索农村垃圾“就地资源化”建设美丽乡村
新华社记者顾小立、齐琪
压缩堆放的易拉罐、平铺整齐的纸板箱、成筐的牡蛎壳……走近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海洋村的中转处理中心,大批农村垃圾正静静等待着发挥它们的“二次价值”。
“相对于城市小区垃圾处理,农村垃圾成分复杂、量多分散,收运工作难度较大。过去有些地方虽然建了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但不是‘一埋了之'就是‘一烧了之',眼不见为净,这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西店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加大创新力度让“放错了位置”的农村垃圾得到更环保、更高效的利用,是当地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而其中的关键一招是“就地资源化”。
“首先,我们以村庄村民为源头,设置箱体式生物处理设备,帮助实现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宁波绿邦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雄说,餐余、厨余垃圾的就地转化,让垃圾处理的“邻避效应”得到了有效化解。与此同时,当地打造了再生资源利用研究基地平台,建设完善垃圾分类中间处理体系及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链,充分挖掘乡村垃圾可再生利用价值。
记者了解到,西店镇是远近闻名的“牡蛎之乡”,年产牡蛎量达上万吨,牡蛎壳的处理是每年丰收季摆在不少村民面前的难题。“我们调研发现,牡蛎壳中的部分成分经加工后吸附能力较强,在污水治理中能发挥很大作用。牡蛎壳成本低廉,加工技术成熟,‘以废治污'的办法很快取得了成效。”杨建雄说。
“一只小小的牡蛎壳都能‘变废为宝',还有什么垃圾不能好好利用呢?现在村民们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干劲都很足。”海洋村村民邬亚芳说,“把垃圾处理好了,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乡村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在宁波市农村地区,近年来不少像西店镇这样的村镇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的垃圾处理终端工艺,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方式,建设资源化站点。截至2020年底,宁波市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3%。(完)
文章来源:《环境技术》 网址: http://www.hjjszz.cn/zonghexinwen/2021/0328/1305.html